台股昨日重挫百點,專家建議留5成資金在手,再伺機進場。
獲利賣壓 【林韋伶、劉利貞、廖珮君╱台北報導】受美股科技股重挫影響,台股昨日開盤就在台積電(2330)與鴻海(2317)等權值股走挫壓盤下跳空下跌,僅少量強勢股逆勢強漲,台股終場大跌121.51點,收10390.55點,一舉摜破10400點關卡,成交量1211億元。專家建議投資人,手上可以多留一些現金,再趁回跌時搶進布局,預估價值型股票將重獲關愛眼神。 資深分析師李政諺指出,昨天的台股跌勢可以看作獲利了結賣壓,因為指數還在季線、月線之上,且權值股走勢都還算強,認為多頭尚未結束,只是因為後續沒有利多,大家都在邊走邊看。 聯電因外資爆買漲停不過,在台股走跌環境下,還是有逆勢強漲個股,像是獲得外資持續買超的聯電(2303)獲多頭鎖定做多一枝獨秀,爆51.7萬張漲停;面板雙雄友達(2409)、群創(3481)與彩晶(6116)因LGD工安事故而同步放量,終場友達、彩晶上漲,群創則跌。 展望台股後市,施羅德投資長陳朝燈指出,近年來成長型股票技壓價值型股票,不過因為價值背離到一定程度,因此預估第3季價值型股票可望沉冤得雪,但要注意台股進入變革年代,結構正在調整,市場領先反應經濟表現的時間從過去的半年,到現在已經領先2年,且資金集中的情況愈來愈明顯,唯有具未來性與成長性的企業能獲得青睞。 陳朝燈指出,下半年新價值投資6大板塊包括:半導體代工與封測、IC設計與IP、非電子的價值提升與轉型成功股、電動車與汽車電子、網路購物與網路內容、工業4.0自動化與機器人,投資人可以從上述族群中淘金,但一定要找尋佔據領先地位的龍頭企業。 宏利投信股票投資部主管游清翔則分析,先前預估台股高點落在第2季,但因為蘋果手機出貨延遲的因素,高點延到第3季。不過他同時表示,下半年台股將面對蘋果手機出貨的時間點,根據往年經驗,蘋果手機出貨後相關概念股都會出現波動,因此現階段已將台股從加碼降到中立,建議後續聚焦傳產股。 李政諺同時表示,後續台股觀察重點包括外資對台積電、鴻海、蘋概股的買超力道能否延續,另外,內資若能維持近期參與量提升的動態,也對大盤表現有很大助益。法人季底作帳進入尾聲,可能趁指數拉高時獲利了結,建議現金比重保持4~5成,後續觀察投信在作帳過程中是否仍持續加碼股。 彭博訪調估年底9975點第一金董事長蔡慶年說,台灣今年景氣很好,經濟還是在往上走,整體金融股價格還沒上來,不然應該不只這樣,似乎暗示金融股仍有上漲空間。 《彭博》報導,台股空軍可能選錯撤退時機。台股5月再上萬點,促使部分投資人減持空頭,iShares MSCI台股ETF空單餘額已滑落至2年多新低,但分析師稱台股這波漲勢似乎已失動力。 彭博訪調10名分析師與投資人,平均預測今年底台股可能落在9975點,從昨收盤10390.55點回跌約4%。除了外資流入已出現放緩跡象,美國聯準會醞釀收縮資產負債表、兩岸關係不確定性重重,都可能導致外資購買力道進一步減緩,使台股伴隨資金撤出新興市場而受挫。
0 評論
〔記者吳昇儒、林慶川、謝君臨/台北報導〕官方委託的「商標鑑定人」,居然不具專業鑑定能力!這…到底是在鑑定什麼?
鑑定書荒腔走板知名「薈萃商標協會」去年受海關委託,鑑定一批未依規定申報入關的9支勞力士(ROLEX)名錶,明明是市值300多萬元的正港真貨,薈萃台灣連絡處派出的鑑定人竟判定是「仿冒品」,事後又以勞力士公司代理告訴人身分,控告楊姓持有人違反商標法,檢察官依楊男請求,找來原廠技師重新鑑定,這才確認全部是真品,日前給予楊男不起訴處分。
薈萃發生「烏龍」鑑定並非頭一遭,新北、台北地院也曾判決薈萃鑑定錯誤,其中一名精品店老闆不滿真品被誤認為仿冒品,刻意到LV精品店內買真品手提包,再當庭交給薈萃人員鑑定,竟遭鑑定為仿冒品。 去年11月23日下午,37歲新加坡籍楊姓男子從日本搭機來台,準備轉機回新加坡,抵桃園機場時錯過轉機,決先入境至機場大廳重買機票,再改搭其他班機回國。 薈萃判定仿品求償但楊男入關時,忘記行李裝有300萬日幣及俗稱「黑水鬼」、「綠水鬼」等9支勞力士手錶,因未依規定申報,被關務署台北關稽查組查扣,海關委託勞力士在台商標權利代理人「薈萃商標協會」鑑定,薈萃判定全是仿冒品,並以楊男觸犯商標法第82條的「意圖販賣而輸入仿冒商標商品罪嫌」為由,以勞力士的代理告訴人對楊男提告。 檢方開庭時,楊男的委任律師向檢察官指出,此批名錶是在日本成田機場購買、並提出購買證明及在日本的完稅單據,檢察官遂找勞力士台灣分公司黃姓原廠技師重新鑑定,結果判定9支手錶全為真品。 開庭時,薈萃鑑定人賴志銘指出,當時是陳姓海關人員說「被告自稱手錶是假的」,加上現場手錶和錶盒分開,與原廠包裝不同,其中有幾張保證卡是來自香港、九龍,才會判定為仿冒品。 鑑定人未受原廠訓練賴男當庭坦承,自己並未受過勞力士公司的直接訓練,檢察官據此認為,賴男判定勞力士錶真偽的專業鑑定能力根本不足。 更離譜的是,檢方詳閱薈萃公司開立的鑑定書,發現開立日期居然在被告入境之前,鑑定人是賴志銘,而署名卻是賴麗玉。 薈萃公司台灣區負責人賴麗玉出庭時表示,公司出具鑑定文件都是簽署她的名字,開立鑑定書時,有拿手錶照片觀看,這種幾十萬的手錶,不敢貿然打開看內部;至於鑑定書上寫的東西是公司例稿。 楊男的律師則說,楊男入關時不知台灣申報流程,查驗員也未告知,本案的沒入程序恐有瑕疵,將協助當事人提出訴願。 記者走訪薈萃商標協會台灣連絡處的新莊地址,是一處住辦大樓,請管理人員聯繫,薈萃表示不受訪;另致電香港薈萃商標協會總公司,連絡人表示會請台灣負責人回覆,至截稿仍未獲回應。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鑑定書在這個時代,身負重任而且還任重道遠,因為所載的內容完全影響交易的價格,談遠些的話,還與財產借貸保險等的估價有關。 文:杜雨潔 Judy 前一陣子,為了新買的平版電腦的皮套傷腦筋,走訪數家實體店面卻怎麼也找不到,連著幾位年輕的店員皆問是否在網路上找過?可能在線上才會有需要的型號尺寸。儘管仍然覺得能看到現貨即買下來是直接了當的多,不過最終自己還是依賴在購物網站找到了所需物件,僅僅兩個工作天就宅配送達,而且品質和價位都讓我相當滿意。 或許會覺得數百元或上千元的東西,在風險承擔的心態上還能夠接受的感覺,但有意思的是隨著線上世界的洪流,在網路上買個鑽石紅藍寶祖母綠各種珍貴珠寶,似乎是件稀鬆平常的買物行為,而且許多還是跨國際的寶石交易。 有注意到好多家國際知名珠寶品牌都在線上購物上報到了嗎?還有許多在拍賣網上經營成功的珠寶店家,我們多從拍攝精美的圖片中選擇喜歡的設計和金工,寶石的部份可能就會仰賴一只鑑定書,鑽石看得是記述等級的分級報告書。保證書 ≠ 鑑定證書 產品多附保證書同時還有維修保固期,珠寶或銀樓店家為飾品所附上的保證書,主要是記錄售出珠寶金屬成色重量,以及所使用寶石鑲嵌的數量種類等內容。 鑑定證書和保證書是不一樣的,主要由獨立的寶石鑑定機構以專業的儀器和累積豐富經驗的判斷力檢測出寶石的種類,天然或合成,優化的與否,處理方式的種類,進一步還要求產地證明,簡單的說就像是材料檢驗分析。所以兩者加起來就是要讓消費者知道買了什麼或是買到自己鎖定的物品。 一顆石頭一張紙本飛越多少國境,經過多道煩瑣的過程,求的只是人間相互間信賴的存證,要的就是一個足以對證的內容。鑑定書在這個時代,身負重任而且還任重道遠,因為所載的內容完全影響交易的價格,談遠些的話,還與財產借貸保險等的估價有關。 分辦山寨盜版證書 保障權益一家鑑定所的操守,專業的表現,再加上老店的名號積累,造就所謂知名或被指定使用鑑定單位的立基。 以國外單位而言,鑽石界的大哥大GIA是名滿天下,尤其在亞洲,處處指定美國GIA的鑽石鑑定分級報告書。其實在歐洲更常使用的是HRD,另外還有IGI和AGS都屬常見的國際流通的鑽石報告書。 彩色寶石的方面大多來自瑞士,歷史最悠久的古柏林Gubelin Lab人人知曉。有著紅色喜氣討喜外衣,市佔率可說是最高的是GRS。另一家具有深厚學術研究背景並隸屬瑞士政府單位的瑞士珠寶研究院SSEF,近年來在亞洲市場備受重視。 十數年前,一個簽名加上摸起來有凹凸的鋼印就讓一份文件難以被複製,然而名氣大加上市場流動廣,動起歪腦筋的情形就曾出現過。 從利用接近的外觀或名稱,到想辦法弄到複本或是拷貝精良質感的證書,為的只是想魚目混珠又取得消費者的認同,拿較差品質甚至是倣品來充數,甚至還出現明明沒有翻譯版本的外國證書,照樣可以弄得有模有樣的中文版本出來。市場發現這類行為出現後,各家鑑定單位開使尋求各種防偽的途徑以求自保。 十多年來從雷射標籤貼紙,到像鈔票那般的特殊纖維的材質紙張,雙層的透明防水膠膜浮水印,或到多層夾入不同材質的特製紙張,或是採用多重的方式,堅持兩位鑑定師親筆簽名再疊上鋼印。 現在網路發達後,利用手機和平版電腦掃描QR碼立即對照資料,還有一種以凝結動態氣泡,製成隨機裁取特殊金屬質地而無法複製的泡泡標籤,以及上網以證書重量等編號,查詢雲端資料庫來看資料存在與否或是內容有沒有出入的各種機制。提升製作成本,增加複雜度和技術高度,主動和被動的措施雙管其下,防止被濫用的情形。 購買珠寶相當有經驗的你可能會問,就好似身份證掉了,再辦一張不就重覆兩份了?這樣聽起來還真有點危言聳聽的感覺,這種情況的確發生過,還好行不通沒多久即被視破。 因為寶石之所以為寶石,大部份會有其唯一性,光是從重量、內含物、 切磨、光學晶軸、顏色、淨度、螢光反應、現象等等,其獨特性難以為取代,而且如果大費周張如此進行,成本頗高不見得能有效產生利益。 不過如果心中總是有那麼些疑慮存在的話,其實很簡單,在台灣有許多自珠寶教學中心訓練畢業的鑑定師,還有北中南多家鑑定所,珠寶店家也多會請有國際證照的鑑定師駐店,為自己的進貨把關也同時服務消費者。可以請這些專業人士進行對證。 鑑定所為寶石把關、誰為鑑定所把關回到網路交易的市場,越來越習慣從網路購買高價物品的現今,圖片、評價與第三方的鑑定文件架起了互信的橋樑。鑑定所為寶石把關,不過誰為鑑定所把關呢? 通常鑑定所的角色要是一個不涉及珠寶交易的獨立機構,甚至像泰國寶石鑑定所GIT直屬於政府單位。鑑定所在開立的證書報告上,自有其各家使用的專有名詞或是措辭語言來表示他們的測試結果。隨著全球化的消費市場成形之後,鑑定同業發現有必要在各自的慣用措辭或概念上,進行認同協調的整合必要。 「LMHC – Laboratory Manual Harmonisation Committee鑑定所教範協調委員會」,由數家世界頂尖珠寶實驗室參與組建,以珠寶鑑定領域中學術用語統一化及共識,保障全球珠寶市場的有序運作發展順暢為目的,並有效地推動全球珠寶實驗室間的研究合作關係。 這個國際性寶石鑑定單位的協調組織,經常開會討論範圍從寶石的種類區別包括自然界的天然物,或是人類創造的合成寶石以及模仿品。 寶石處理方式、改善優化其顏色或透明度等的偵測,產地來源診斷到鑽石分級,提供有關寶石的地理起源可能的地質信息等範疇。LMHC的成員包括跨越歐亞美洲數家鑑定中心,目前成員按照字母排列如下:
經常主持會議的SSEF瑞士珠寶研究院麥可欽尼斯基博士表示:這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各國的鑑定單位都可取用參照LMHC提供的決議文件;從成員們累積的專業經驗中尋找出最適切的命名或鑑定使用的準則。 每當討論出一個重要決議,皆修訂出一份份的報告並發佈,LMHC的成員都使用該統一的用辭解釋及標準。 另外一個國際單位CIBJO-世界珠寶聯合會(The World Jewellery Confederation),它的成立以促進各國珠寶業者國際間合作為首要目的,以全球珠寶貿易為核心,協調各國珠寶鑑定機構及研究組織,協同建立珠寶行業標準,最終達到保護珠寶消費者利益,維護珠寶市場穩定發展。 針對寶石項目頒布了針對鑑定及商貿的CIBJO藍皮書,分別規範了鑽石、有色寶石、珍珠、貴金屬等的名稱用詞的國際標準。 說了一大串,其實回到最基礎的消費面,我們要的就是安心購買。現在是網路時代,消息傳遞迅速,一有問題撒下網即公告周知,一有疑慮眾人熱心答覆解題,因此珠寶證書真偽或不實的問題反而少了。只要仔細看清內容比對,相信就能確實無誤。 打著柔和燈光的櫥窗內,鑽石、名錶、金飾閃爍陳列,台中市大雅路與漢口路口,一家裝潢典雅的精緻店面,經常引人駐足。
沒錯,這是一間當鋪。 沒有印著大大「當」字的布簾,明亮採光取代過去的陰暗氣氛,在全台灣擁有十三家店面的久大典當,不僅是中部地區規模數一數二的傳統珠寶當鋪連鎖集團,更是國內引領當鋪業走向現代化的先驅。 把這家開業至今已經三十六年的老當鋪注入新血液的推手,是久大典當機構總監王蘊澎。今年五十九歲的王蘊澎,是在二十七年前從父親手中接下老招牌。從小好動活潑,大學讀了七年才畢業,年輕時是台北各大舞廳常客的他,不安於現狀的個性,讓他接掌家業後反而開始各種創新。 沒有鐵窗的當鋪 久大典當機構執行董事、同時也是王蘊澎妹夫的張舜評回憶,早在二十年前,王蘊澎就曾經把當鋪這行的基本配備——鐵窗,全部拆掉,並在店內貫徹服務革新,當時就連王蘊澎的父親也常和他意見相左而輪番冷戰。 但因為王蘊澎退伍後就在台北工作,還曾經擔任過中強電子董事長特助等要職,張舜評說,當時大家對「見過世面」的王蘊澎的革新,最終仍是支持與配合。 二○○三年,在王蘊澎的帶頭下,久大典當還在中部地區首創舉辦流當品特賣會,因為搶購人潮爆滿而轟動一時。王蘊澎以驕傲的口吻說,直到現在,一年一度的「久大御典品」特賣會,仍備受外界期待。 居安思危的創新,讓久大典當從容走過當鋪業的盛極而衰,成為少數屹立不搖的傳統珠寶當鋪。王蘊澎回憶,民國七十年代,久大還只有一家店面的時候,每天下午二點鐘過後,小小的營業廳內就人滿為患,「拜託,讓趕三點半的人先來處理!」想起當年忙得不可開交景況,對照此刻接受採訪的二個多小時期間僅有一位顧客上門,王蘊澎不勝感慨。 位於台北市的大千典精品董事長秦嗣林分析,台灣的當鋪業因為產業外移,以及銀行和地下錢莊的交迫,剛剛走過一場為期十年大洗牌。「率先把當鋪用企業化的思維來經營,是久大成功的關鍵,」秦嗣林觀察。 為了充實自己的企管新知,王蘊澎三年前還去讀逢甲大學EMBA。逢甲EMBA執行長林豐智說,他印象很深刻的就是當時王蘊澎堅持不讀同學多是企業主的高階組,而選擇要求嚴格的經營管理組。 「班上多半是年紀較輕的專業經理人,就他年紀最大,」林豐智笑著回想,每次上課時,王蘊澎一定坐在第一排,因為一張濃眉國字臉不怒而威,加上又是當鋪老闆,同學吵鬧時,他只要回頭一看,大家全部乖乖認真上課。 王蘊澎自己也對重回校園的結果很滿意。他舉例,像久大現在積極經營的流當品網路拍賣,就是他就讀EMBA時,才了解到電子商務的重要和影響性,馬上著手進行。 王蘊澎畢業後,還決定有系統地由公司出錢派主管去上EMBA。現在是張舜評在學,久大典當總店長陳興武也將在今年入學。另外,王蘊澎也在今年開始委託逢甲大學企管系到公司幫所有員工上課。 小當鋪培訓人才不手軟 「有用的學習,當然也要提供給同仁,」王蘊澎說,一直以來,久大典當就很重視人才,例如在員工福利方面,除了讓資深員工入股外,王蘊澎還固定提撥淨利的二○%給員工分紅,每半年發放一次。另外還有五%當作員工每年的出國基金。 對於員工的鑑價專業養成更是出手大方。目前集團四十位員工當中,有四位擁有GIA(美國寶石學院)證書,「不要說當鋪,就連珠寶公司也沒有這樣的水準,」王蘊澎對此很自豪。 他還出錢讓每一個員工去上國際寶石學院的課程。張舜評說,每堂課的學費約一萬二千元到一萬五千元,至少要上三個基本課程才能擁有鑑定師執照。現在久大所有員工都有台灣省寶石協會鑑定師執照。 培養人才不遺餘力,使員工流動率低,向心力強。今年三十八歲的陳興武,二十年前就進入久大當學徒,他說,王蘊澎要求嚴格,但不會因為員工當錯東西罵人,「感覺『二哥』對每一個員工都很付出感情,」陳興武說。因為王蘊澎排行老二,因此久大每個人都稱他為「二哥」。 流當品特賣 面對消費者 曾擔任台中市當鋪工會理事長的陳興武說,要培養一位能夠獨當一面的員工,至少要三年時間,而且花費至少一百萬元,但只要在久大熬過前三年的,還沒有人離職。 行銷,是久大典當要突破當鋪困境的最大關鍵。根據王蘊澎估計,要開一家當鋪店面,至少要有三千萬的資金準備,而且光靠利息收入,根本應付不了人事和營銷成本,「新開一家店至少要五年才能收支打平,要十年才能賺得回本,」他說,流當品的庫存常會壓垮經營。 於是,流當品特賣會登場。過去當鋪的流當品都由俗稱「販子」的盤商固定時間前來收購,現在王蘊澎決定主動出擊,直接面對消費者,方法就是舉辦特賣會。張舜評說,因為流當品的價格平均會低於新品市價的五成,因此往往會吸引民眾踴躍搶購。 王蘊澎透露,去年因為金融海嘯衝擊,旗下多家當鋪的業績欠佳,幸好十二月舉辦的流當品特賣會締造約五千萬元的營收業績,才讓去年的財報數字不致都是赤字。「我們也很積極向各國的當鋪同業或珠寶業者收購適合台灣市場喜好的物件,」剛剛才參加完香港珠寶展的陳興武說。 王蘊澎近年也開始積極走訪中國大陸。他觀察,在中國大陸,民眾對當鋪的觀感不像台灣負面,因此儘管法令尚未解禁,「我們已經做好前進大陸的準備了,」他語帶玄機地說,看來,即將邁入耳順之年的王蘊澎,面對當鋪經營環境日趨嚴峻,依然雄心不減。 專家診斷 逢甲大學EMBA執行長、企管系教授林豐智 積極轉型 老行業挺過時代淘汰 久大典當很清楚自己所處行業未來發展的問題點,因此積極進行轉型,畢竟單靠傳統的利息收入將很快就被時代淘汰。我在他們身上看到五個重點: 第一個是創新。久大典當在進行的許多企管和轉型動作,其實在其他產業內常見,但因為當鋪本身的行業特性和特殊經營模式,常會讓當鋪的轉型和革新顯得更加窒礙難行,尤其要拋棄過去的包袱並不容易,因此在老行業裡做新變革的王蘊澎,他的創新和決心是值得給予掌聲的。 第二是建立制度化的工作。畢竟包括王蘊澎在內的第一代領導人都面臨屆退,因此他們在安排家族第三代進入企業的同時,也很積極為公司建立制度,等於為接棒者減少犯錯機會。 第三就是有計劃的培訓人才。許多中小企業雖然也知道人才的重要,但肯實際花金錢和精力去做的卻不容易。 第四是久大典當擁有強烈的員工感情。或許是行業傳統,我發現維繫「二哥」和員工之間的除了上司和下屬的關係外,還有一股義氣的味道。 第五就是行銷。久大典當很積極在打造一個自有品牌「久大御典品」,從流當品特賣會、店面包裝,一直到電子商務,他們的投入程度在當鋪行業的確很少見。 |
作者屏東永豐當舖-087373777 封存檔
六月 2020
類別
全部
|